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學脈深厚,名師薈萃,人才輩出。學院一貫抱持藝術史論是整個人文學科支柱的學術理念,并以重建與發揚中國藝術研究為目標,以“藝術智性與新人文教育”為中心,以經典作品和經典文獻為治學門徑,培養具有“品學通、藝理通、古今通、中外通”學術品質的優秀人才。
建校之初,即率先建立“藝術科學”觀念,開設系統的藝術學課程,為我國的藝術史、藝術理論和美學研究奠定了教育根基。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后提出“作為人文學科的美術史”“圖像證史”“藝術作為一種智性模式”“學術作為一種社會能量”等學術觀念,在藝術學理論領域與人文學科產生了深遠影響。
近幾十年來,學院成績卓著,碩果累累。198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4年成為全國首批美術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87年招收首屆史論本科生;2007年成立藝術人文學院;2008年獲浙江省重點人文社科基地;2011年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5年獲批文博專業藝術碩士招生點。2016年獲浙江省高校 “十三五” 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學院的藝術學理論研究地位崇高,2015年獲評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在教育部2017年發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本學科名列前茅。
學院始終奠基于古今中外的經典成果,力求面對當代建構中國藝術學理論體系。在經典學科基礎上,開拓新的專業領域,包括藝術創作論、視覺文化研究、藝術行政與策劃等,而這些專業均屬國內最早開設。本學科一方面持續強化藝術史學史及觀念史研究,旨在創構中國現代藝術史學的獨立方法論體系,另一方面以中國特有的博物學、金石學與文獻學為基礎,重新梳理中國藝術研究的古典學脈,發掘其活性基因。最終將藝術教育發展為我國人文學科的有機組成部分,并依托中國美術學院的整體優勢,將藝術與學術轉化為社會創造性能量。
學院設有美術史系、視覺文化系、考古與博物館學系、藝術行政與策劃系。目前在美術史系與視覺文化系兩個方向上招有本科生。擁有碩士、博士、博士后培養、訪問學者等層次豐富的人才培養。同時,學院建有通識教學部,為全校院系本科與研究生開設有中外美術史、文學、外語等文史哲通識課程,充分發揮藝術人文的全校輻射性作用。
現任院長、黨總支書記:楊振宇
黨總支副書記兼副院長:吳敢
副院長:孔令偉、葛加鋒
美術史系
我院是國內最早創辦美術史專業的高校之一,也是國內最早招收美術史專業研究生的高校。本方向將中外美術史與藝術理論相結合,圍繞形式、風格、觀念、趣味、歷史、社會等視角展開教學,通過系統譯介或精讀世界美術史經典,把握藝術史論資源,增強學科理解和理論意識,力圖在現代視野下回歸以人文精神為特征的古典學術品格。同時,本方向旨在引導學生理解并把握歷史上重要的藝術觀念和不同的探究方法:通過閱讀古今中外經典原典,指導學生把握學科精髓,培養問題意識,不斷檢驗前人和自身思考與寫作視覺藝術史的方式,挖掘經典智慧,面向中國藝術的歷史現場,創造性地融通古今中外經典學術資源,為豐富世界藝術研究提供新的思想與方法論維度,進而建構以“藝術智性”為內核的新思維、新創作論、新批評理論。
系主任:范白丁
視覺文化系
早在1990年代,中國美術學院就率先發起了一系列關于當代學術“視覺轉向”的探討,形成了國內視覺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獻,并在國內最早開始招收視覺文化研究方向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并展開相關的課題研究。2003年,學院建立了展示文化研究中心,開啟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藝術活動和學術討論。2007年藝術人文學院成立,在國內率先招收視覺文化方向的本科生。視覺文化研究強調在藝術史和文化史、文學批評和文化研究、批判理論和批判性的媒介理論等思想理論資源上,并將人類所有視覺產品納入其探究范圍的學術思潮。其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讀解人類視覺創造形式的密碼及創造價值的方法,防止技術時代出現的對圖像的泛化或庸俗化解讀,保持藝術創造與學術生產的開放性。
系主任:周詩巖
考古與博物館學系
古代遺存實物的視覺研究和跨文化讀解構成了考古學的基本方法。在20世紀上半葉, 為了發展中國的考古與藝術史事業,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曾設立“考古與藝術史”院士席位,而后我國學者又提出了“美術考古學”的概念,力圖將古物的歷史與審美研究結合起來,這種努力暗示了研究者試圖從藝術史的角度出發,將古物的歷史美學價值也視為考古本身的重要內容。考古與博物館學是與國家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創新及文化產業直接相關的學科,本方向以傳統金石學、美術博物館學為立足點,致力于培養文化遺產研究和管理、博物館展覽、策劃、設計等方面的復合性人才。金石學在學術與藝術之間架構津梁,也是中國美術史的組成部分。藝術博物館專業既傳授古典藝術史學術原理,又面向新時代的公共人文教育,旨在培養適應城市文明發展與國家文化戰略需求的畢業生。
系主任:畢斐
藝術策劃系
新世紀以來,生產、機制、媒介、仿像、現場、話語、意識形態等概念,共同構成了一個討論藝術與視覺問題的全新視野。于是,從技術發展到圖像時代,從后殖民主義到文化多元主義,從先鋒運動到自由大學的理想,從藝術市場到公共文化,從媒體變革到社會批判……這林林總總的新問題更是構成了藝術研究的當代境遇。藝術策劃與行政是一門重實踐性與批評性的學科,即是一種將文化政策、社會學、博物館學、藝術史、傳播學與管理學、經濟學相結合的操作性學問;同時,本方向尤其重視對于現當代藝術批評的研究與實踐,強調在具體的藝術創作與當代展示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寫作與行動。一切實踐操作包含著理論,需要培養該方向研究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在實踐中理解并堅守藝術的創造力和美學價值。本方向即以此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培養既有學術思想,同時具有策劃與管理能力的當代綜合性人才。
系主任:孫善春
通識教學部
作為承擔全校通識教育的教學機構,內設“中外美術史”、“外語”和“文學”三個教研室,教學部將秉承學校“行健、居敬、會通、履遠”的校訓, 崇尚“多元互動,和而不同”的學術思想,依托藝術人文學院的學科底蘊和人文張力,面向全校,承擔本科生和碩、博研究生的中外美術史、外語和中外文學等通識必修和文史哲通識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一方面實踐教學內涵的“通”,一方面探索教學手段的“新”,積極致力于學生的藝術史論知識傳授、人文傳統的體認和外語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學校“品學通、藝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人才培養目標服務。并在現有學科和學術基礎上,進一步激發活力,注重跨界、跨學科的學術積累和拓展,形成一個具學科交叉性、綜合性的通識平臺,充分發揮藝術人文在全校的輻射性作用。
副主任:胡昊華(主持工作)
主管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 承辦單位:北京言字旁科技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131-2111-6837 客服郵箱:kefu@yanzipang.com 京ICP證0304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