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界面科學與工程”實驗室于2004年建立并成為山西省重點實驗室,2005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8年1月,實驗室順利通過教育部驗收,正式成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材料界面科學與工程教【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大數據學院成立于2016年11月,在2017年1月12日正式掛牌。學院的發展定位為:高端人才培養、基礎理論創新、學科交叉融合、行業特色明顯。依托本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統計學、計算數學、信息學等學科基礎,【詳情】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是新型傳感器與智能控制教育部(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的主要依托單位,現有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應用物理學、光源與照明三個本科專業,并承擔大學物理教學和大學物理實驗兩門公共基礎課教學,其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詳情】
新型傳感器與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03年批準建設,2006年通過驗收,2007年經山西省科技廳批準建設山西省重點實驗室,是山西省機械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和山西省測控技術與新型傳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單位。【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學院成立于2004年8月。學院下設三個職能部門,即黨政辦公室、教學科研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設立三個業務部門,即體育教育系、公體教學部、競賽訓練部,主要承擔全校體育教育專業、公共體育課、高水平運動隊【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是系統地服務于煤炭工業領域的專業性學院,設有采礦工程、地下工程、地球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礦物加工工程、煤礦機電等6個系和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資源勘察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測繪工程、【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由原太原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和原太原工業大學煤化工分校材料工程學院部分專業于1998年7月合并組建而成。 學院現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材料加工工程系、冶金工程系、實驗管理中心和分析【詳情】
信息與計算機學院成立于2017年12月,由原信息工程學院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合并而成。學院以通信、電子科學、計算機為主的工科學院,下設信息系、計算科學系系、計算機工程系、計算機基礎教學部和實驗技術中心。現有電子信息【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于2010年5月,其前身為太原理工大學文理學院。學院目前下設專業外語系、大學外語部、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外語網絡教育中心等教學與研究部門,設有黨政辦公室、教學科研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以及學【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前身是太原理工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本科專業源于1958年設立的電子計算機專業,1994年發展為“計算機應用”本科專業, 1995年增設“計算機軟件”本科專業,1998年根據教育部專業設置調整將“【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是由前太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齒輪研究所,材料工程學院的輕工業系和前山西礦業學院的機械電子工程系于1998年合并而成的機械工程學院;2015年院所合并,原校屬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并入機械工【詳情】
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前身是1918年山西大學西學專齋時開設的電氣學門, 1931年成立電氣工程系,1953年太原工學院獨立建院時成立電機工程系,1958年山西礦業學院建院成立機電系。1998年由原太原工業大學電機工程系【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山西省具有培養本、碩、博的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人才的特色學院。櫛風沐雨、薪火相傳,學院至今已走過六十余年的歷程,培養了一批批水利水電行業科技人才和管理隊伍,為“經濟發展、水支撐戰略、水利【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立于1998年7月,由原山西礦業學院經濟貿易系和原太原工業大學企業管理系合并組建而成。作為學科發展歷史并不久遠的年輕學院,建院以來,充分利用后發優勢和內外部環境條件,秉承“敢為人先、敢于創新【詳情】
安全與應急管理工程學院成立于2018年7月,其前身是山西礦業學院1958年設置的通風教研室。1985年招收“礦井通風與安全”專業專科生,1989年招收本科生;1998年更名為“安全工程”。200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權點【詳情】
新型碳材料研究院(英文:Institute of New Carbon Materials)成立于2019年7月,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校直屬離子滲金屬及熱處理研究所,1995年更名為表面工程研究所,2016年與材料【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其前身是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四個科目之一的土木工程科。1953年太原工學院獨立建院,土木工程系是學校的四系之一。1997年太原工業大學與山西礦業學院合并成立太原理工大學【詳情】
煤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是在謝克昌院士領導下的老一輩科學家經過30余年艱苦奮斗建立起來。該實驗室組建于1985年,1997年批準為首批山西省重點實驗室,2003年批準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0年批準組建省部共建國家重【詳情】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于2004年,現有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系、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環境工程系、學科基礎教研室以及實驗中心五個系部中心。設有給水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以及環境工程三個本科專業;市政【詳情】
太原理工大學創立于1902年,是山西唯一“雙一流”和“211工程”大學。藝術學院從1964年山西輕工業學院的工藝美術專業開始,現已發展成為在校生1674人,教職工127人,建筑面積30000平米的山西最大的美術和設計【詳情】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于2018年9月建院,其前身源自上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力學家楊桂通先生創建的生物力學團隊,是國內最早開展生物力學研究的實體之一。學院具有完整的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養體系,擁有生物醫學工程一級【詳情】
<p>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性很強,它的目標是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通過運用現【詳情】
會計學專業屬工商管理學科,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該專業設有企業會計、國際會計、注冊會計師等三個專業方向。專業以企業會計為主,兼顧計算機與財務管理。在教學方法上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倡啟發式與案例教學,多【詳情】
工程管理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高級管理人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要接受工程師和經濟師的基本素質訓練,打好工程技術、管理、經濟、法律、外語及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堅實基礎。 有不少人認為工程管理【詳情】
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現在,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涵蓋了社會的諸多方面,像電話交換機里怎么處理各種電【詳情】
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藝術設計學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使學生通過藝術設計理論思維能力、造型藝術基礎及設計原理與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了解藝術設計的歷史、現狀和進行理論研究的基本素質,從事藝術設計教學、設計策劃、設【詳情】
機械工程專業是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制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 該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機電工程及自動化【詳情】
數學源自于古希臘語,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數學與應用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若干實際數【詳情】
體育學是研究體育科學體系及其發展方向的一門學科。其內容主要是研究體育科學體系的結構、層次及其演變;應設置的學科;各學科之間以及與相關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與綜合發展的關系。 世界上較早的體育科學體系是隨著教育的發展而建【詳情】
材料工程是研究、開發、生產和應用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的工程領域。其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培養從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開發、材料的制備、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研【詳情】
本專業培養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水電、水保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利工程建設所必需的數學、力學和建【詳情】
環境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環境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詳情】
建筑學專業,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筑及其環境的學科。在通常情況下,以及按其作為外來語所對應的詞語(由歐洲至日本再至中國)的本義,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筑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 培養目標:建筑學的畢業生具備建筑【詳情】
動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領域中的能源轉換、傳輸和利用的理論和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質排放,推動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工程技術領域。它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既有悠久的歷史,又屬于21世紀經濟發【詳情】
主管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 承辦單位:北京言字旁科技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131-2111-6837 客服郵箱:kefu@yanzipang.com 京ICP證030485號